舜建集團堅持“一米工作法”織密民生服務網
近年來,該集團切實發揮好國有企業對民生保障的主力軍作用,堅持“一米工作法”,打通供水、供氣、停車、照明等公用事業服務市民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一是推進“二次供水”實現同網同價。于2018年啟動城區中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升級改造項目,由自來水公司直接抄表到戶,解決6樓及以上住戶自來水“轉供”問題,打通供水“最后一米”。截至今年7月,已完成53個小區1.7萬戶住戶改造;計劃到2025年完成全部88個小區二供設施改造。
二是狠抓“燃氣下鄉”告別扛罐上樓。著力破解城中村、集資房、農民公寓等各類小區通氣政策壁壘,狠抓“進村入戶”工程,延伸管網“最后一米”,并有序推進天然氣管道向鄉鎮延伸。2023年至今,投資670萬元,啟動15個老舊小區的通氣工程,目前已通氣12個,惠及居民1800余戶;新增燃氣管道173公里,馬渚中心鎮區于今年7月并網通氣,實現我市平原鄉鎮管道燃氣“鎮鎮通”。
三是巧用“剩余空間”化解停車難題。充分利用邊角地、閑置土地、立交橋下等“剩余空間”,因地制宜增設智慧泊位,暢通市民出行“最后一米”。截至目前,已在“邊角余料”地塊建設停車場76處,新增泊位約9200個,其中橋下停車場6處、閑置土地臨時停車場3處。如,將子陵路和金昌路交叉口閑置地塊改建為智慧停車場,施劃泊位275個,解決該地塊臟亂差問題、緩解周邊居民停車困難。
四是實施“光亮工程”照亮背街小巷。精準排查背街小巷“盲區暗點”,通過縮短照明間距、優化光源亮度等措施,補齊城區路燈短板,照亮居民回家“最后一米”。2020年以來,對管家弄、莫家巷等36條背街小巷和富巷新村、下菱新村等114個小區近1萬盞路燈進行改造提升,有效保障居民夜間出行安全,預計于今年底將“有路無燈、有燈不亮”問題基本清零。